当保姆在直播间里聊起雇主家事,甚至带货卖东西,这样的场景你能接受吗?最近,小杨阿姨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她原本是汪家十几年的“元老级”保姆,深受信任,待遇优厚,年薪比不少白领还高,节日礼物、带薪休假一样不少。可就是这样一位被雇主视为家人的保姆,却因为在直播间里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,让雇主和网友都陷入了纠结。
其实,像小杨阿姨这样转型做直播的家政人员,这两年越来越多。短视频、直播平台火了以后,很多保姆、月嫂、育儿嫂都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,甚至带货卖家政用品、厨房小工具。有人说这是职业升级,也有人觉得有点“越界”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,2023年全国短视频用户已经超过10亿,家政行业也在悄悄发生变化。专家分析,家政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,不仅能增加收入,还能提升职业认同感,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,比如职业边界和隐私保护。
说回小杨阿姨,她在汪家工作十几年,几乎见证了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。雇主马筱梅对她非常大方,工资高、福利好,甚至支持她带薪休假、报销学习直播课程。这样的信任和待遇,在家政行业里并不多见。小杨阿姨也一直很尽心,照顾汪小菲和大S的两个孩子,家里大事小情都离不开她。可以说,她早就不是普通的保姆,更像是家里的一份子。但关系再好,也有底线。小杨阿姨第一次“踩雷”,是在直播间里聊起了雇主家的琐事。虽然她没有点名道姓,但熟悉汪家的人一听就明白。第二次,是她在直播中抱怨自家孩子在汪家公司工作待遇一般,这让雇主有点尴尬。第三次,她又在直播里吐槽汪家孩子的饮食习惯,说得有点夸张,网友们议论纷纷。三次触碰底线,雇主虽然没明说,但心里已经有了疙瘩。
就在小杨阿姨和雇主关系变得微妙的时候,家里又发生了新变化。马筱梅的母亲搬来一起住,老人家厨艺特别好,孩子们都喜欢她做的饭菜。渐渐地,厨房成了外婆的主场,小杨阿姨的角色被边缘化了。孩子们也更愿意和外婆亲近,小杨阿姨心里多少有点失落。她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直播上,想通过网络找到新的价值感和成就感。
其实,这种“被边缘化”的感觉,不只是小杨阿姨一个人的困扰。很多家政人员在雇主家里工作久了,难免会遇到家庭成员变化、孩子长大、老人搬来等情况,原本的角色和地位都会受到影响。有的人选择默默适应,有的人则像小杨阿姨一样,尝试通过新媒体寻找新的出路。直播带货、分享家政经验,成了不少保姆的“第二职业”。有数据显示,2023年家政行业相关短视频账号数量同比增长了30%,不少人靠直播赚到了比工资还高的收入。
专家建议,家政行业要想健康发展,既要保护雇主的隐私和权益,也要提升家政人员的职业地位和保障。比如,建立更完善的雇佣合同,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;加强职业培训,提高家政人员的专业素养;同时,社会也要给予家政行业更多的尊重和理解。毕竟,家政服务已经成为很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只有双方都能互相信任、互相尊重,才能让这个行业走得更远。
说到底,时代在变,职业也在变。新媒体给了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,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。小杨阿姨的故事,其实就是很多普通人生活的缩影。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,无论是在厨房,还是在直播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