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衣做饭带孩子,拖地洗碗搞卫生,光会这“几板斧”的家政从业人员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家庭的要求,于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主动或被动地“充电”。春节前后,记者采访了一些掌握新型技能的家政从业人员,看看这些新技能可以为家政业提高多少“含金量”
1、保健型:有医术,懂瘦身
韦大姐以前做过乡村医生,后来改行做了月嫂,至今已经从业6年多了。勤奋好学的她不仅考取了高级月嫂资格证,在小儿推拿、营养配餐、产后康复、产妇催奶等方面也有相关资质,还曾经在骨科医院进修半年。韦大姐说,有过学医经历,让她在护理宝宝时更加得心应手,有不舒服的症状能及时发现。有一次,她在一户家庭照顾10个多月大的宝宝,由于宝宝吃了隔夜的海鲜粥,上吐下泻,带去医院后由于药不对症,病情没能缓解。韦红珍根据经验,估计宝宝可能患了急性肠胃炎,又带去另一家医院检查,对症下药后,宝宝很快恢复了健康。
50出头的刘姐在市一户家庭做月嫂,春节过后,雇主要求继续与她签约一个月,而其他雇主的订单也排到了七八月份。刘姐除了护理婴儿,还有个绝活:帮助产妇瘦身。这一点很受年轻妈妈的欢迎。刘姐说,她特地学习了缠束腹带、经络按摩、产妇操等,并注意搜集一些能消除水肿、营养不油腻的煲汤食谱。这些方法挺管用,帮好几个新妈妈很快恢复了原有身材。“会瘦身的刘姐”被人口口相传,订单持续不断。
2、知识型:懂英语,会早教
我市一家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认为,年轻父母教育观念更为新潮,懂英语、会早教的保姆很受欢迎。育婴员周姐粗通英语,她的英语会话水平来自曾经工作过的一户家庭——长期陪这家的4岁孩子上双语早教,她也学会了一些英文单词和几首英文歌。周姐还在早教机构“偷师”学习了一些早教课程,之后再带其他的小宝宝,她就照着老师推荐的书单让家长购买黑白卡片、布书、挂图等。周姐说,宝宝的早教内容有讲究,“两三个月的宝宝可以认识一些线条,半岁左右认识物品名称、大小,再大一点认识数字、形状、颜色等;至于英文字母、单词和中英文儿歌,可以在2岁以后学习”。
但像周姐这样的育婴员目前仍然很稀缺,一名家政公司负责人介绍说,曾经有雇主提出愿意给育婴员放假20天,送她去参加高级育婴师培训班,考取资格证书后再回来继续上班。此外,偶尔有大学生到公司来找兼职家教,但也不多。有的大学生还在网上发帖做兼职家政,其中一篇帖子称“除做家教外,还可以接送小孩,打扫卫生、煮饭等”。随后联系发帖人小王,她告诉记者,自己老家在农村,目前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。她平时在做家教时,发现一些家庭也有找人帮做家务的需求,因此她也接一些家务活来干,多拿些薪水。
3、管家型:会开车,能理财
“现在雇主家庭提出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,有驾驶证、会开车的家政服务人员也很抢手。原因是一些客户出远门比较多,或者需要接送小孩”。我市一家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说,会开车的家政人员还是少数,持有驾驶证的一般都是以前开过微型车的。“我本来不会开车,但雇主掏钱送我去学车。”育婴员王姐告诉记者,她曾经在我市一户家庭当了两年多保姆。这家雇主经济非常宽裕,但工作繁忙。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早教,雇主掏钱给王姐报名学车,拿到驾照后甚至买了一辆“QQ”车让她开。“雇主说,要是我长期在他们家做,车就归我。”王姐说,她后来提前从雇主家离职,但会开车这个技能让她备受欢迎,好几户有小孩上幼儿园的家庭都愿意与她签约。
相比之下,掌握“理财”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更少了。市民黄女士为4个多月的宝宝请了一名80后保姆,也许是由于比较年轻,保姆对网络相当熟悉,甚至知道用“余额宝”、“现金宝”等理财。在保姆的建议下,黄女士存了1万元在理财账户,交给保姆管理。“这类理财每天都列出明细,账目很清楚,我和保姆都没有顾虑。”黄女士说,这个账户每个月能有40多元的利息,保姆就替她交水电费。保姆的精打细算,令平时大手大脚惯了的黄女士相当惊喜。
然而,一家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认为,“理财型”保姆并不容易推广,因为“雇主不会把大笔资金交给保姆打理,何况还有更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来做”。但是会记账、熟悉卖场折扣、会统筹支配生活费的保姆确实很受雇主青睐。
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,掌握各种技能的高素质家政从业人员很受雇主的欢迎和好评,收入也高,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,例如有些机构培训不够规范,家政从业人员虽然考取了中级甚至高级资格证书,但由于实践经验不多,实际操作起来显得力不从心。
|